管院建院40周年口述历史丨顾宝炎:向“大辂椎轮”致敬

经纬回声

四十年经纬回声,我们拾取散落于时光长河中的铎音。从老教师手写讲义的墨痕,到国际讲台上铿锵发声;从校友翻涌的创业往事,到学术星光点亮湾区夜空;从初代电脑设备的嗡鸣,到国际认证冲刺的星夜——每一段记忆都是历史轻叩的回响,在经纬线上震颤出永恒的和弦。

让我们俯拾岁月荣光,一起走进四十年时光里的管理学院。


 

向“大辂椎轮”致敬

文/顾宝炎

 

麻花传MDR免费版于1985年9月获国家批准创建,至今已整整40个年头了。40年,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2011年,学院第一届惭叠础学生毕业10周年,学生要在学院门前立碑纪念,嘱我在碑上写了4个字:大辂椎轮。

“大辂椎轮”,典出南朝·梁·萧统的《文献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大辂是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是无幅条的原始车轮。“大辂椎轮”意为:正是椎轮的原始之力,成就了大辂今天的华美之功。大辂就是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来的,比喻事物的进化是由简到繁,由粗而精。前人的工作虽有不足,但作为开创者其功绩不可磨灭!立碑“大辂椎轮”,就是要表达后辈对前辈的尊敬、致敬!


 

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召开,思想解放的春风吹醒了祖国大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走在全国的前列。我是1981年进入中山大学经济学系部门经济教研室的,中大经济系系主任曾由第一位翻译《资本论》的王亚南教授担任(后任厦门大学校长),当时经济学系主任是张志铮教授、副主任是雷强教授和陈国强教授,系里云集了包括石祖培、郑天祥、张祺、郑佩玉、谢美娜、王则柯和杨卫华、周建华、卞瑜、董小麟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那时条件很差,百废待兴,但是大家都兴致勃勃很有干劲。当年开始招收公司管理本科生,由我担任班主任。
 

1983年管理专业从经济学系分离出来,管理学系成立,由王正宪教授担任系主任,陈国强教授和陈朝宝教授担任副主任。当年开始招收公司管理的硕士研究生。王老带领我们在大树底下开会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让我记忆犹新。

 

1985年9月,国家批准成立麻花传MDR免费版。由王正宪教授担任院长,陈国强、傅介声、李学柔担任副院长,办公室主任是邵冲,1986年3月学院在怀士堂举行了盛大的成立典礼。学院成立后不久,学校党委委派邱忠平同志来学院担任党总支书记,由陈汉周同志担任党总支副书记,赖涌流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这时学院已从全国各地吸引了许多优秀教授,如冼子恩、黄廷昌、钟裕高、李福芝、刘志平、陈雄耀、陆振峰、刘敬康、钟伯烈、吉训仁、余望芝、卜妙金、徐栖玲、王旭、郭蕙容等。

 

对于管理学院的成立,香港何善衡先生捐赠2000万港币成立的何氏教育基金会和基金会何铭思主席以及霍英东基金会主席霍英东先生、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都起到了肇始之功,至关重要,大大加快了管理学院的创建步伐。国家教育委员会、广东省委和省高教厅、学校党委张幼峰书记和李岳生校长夏书章副校长黄焕秋老校长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管理学院是中山大学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个学院,也有效地推动了中大后面全校的学院制改革。

 

学院成立后还得到国家审计署和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大力支持,不但支持我们办好审计专业和海洋石油管理专业,而且帮助学院建起了善衡堂,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和教学条件,而且也建起了善衡楼。学院成立后,继续积极地引进人才,包括魏明海、毛蕴诗、李善民、汪纯本、谭劲松、陈建樑、李新春、李江帆以及符正平、刘静艳、林斌、张书军等。我们还从全校选聘了一批优秀老师,如陈启强、郑宗成、陈婉玲、韦沛文、关伟德、詹俊川、卢泰宏、石启志等。还从学院毕业的研究生中精选一批邀请他们留校任教,如林丹明、吴能全、张秀娟、施卓敏、刘娥平、谢礼珊、傅慧、宋耘、朱沆等,学生工作方面也请了优秀的人才,如虞桦、邱勇、吕雅璐等。管理学院的发展,人才始终是第一位的。

 

外部力量的引导、支持、推动和内部人才的集聚,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学院克服种种困难,发扬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精神,取得一个又一个卓越成果。
 

管理学院40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始终是学院40年发展最核心的原动力!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党育人,始终引导着学院发展的大方向!我们始终感恩我们处于一个前所未有无比幸福的新时代!成就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归功于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管院人的前沿探索和团结奋斗!归功于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向一代又一代的大辂椎轮致敬!向我们伟大的新时代致敬!管理学院的前进始终在守正创新的路上,迎接我们的将是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讲述人介绍


顾宝炎,上海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9月至1999年12月任麻花传MDR免费版院长。曾任全国工商管理(惭叠础)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霍英东基金会南沙办事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