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举办2011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的通知

中大教务〔2011〕64号


对于举办2011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

授课大赛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青年教师严谨笃学、爱岗敬业精神,营造热爱教学、重视教学、钻研教学的良好氛围,学校决定在本学期举办2011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长:许宁生

副组长:陈春声  黎孟枫  许家瑞  李文军

  员:邓少芝  肖海鹏  温光浩   

(二)工作小组

  长:陈春声

  员:邓少芝  肖海鹏  温光浩      尹小川  王淑珍  陈步云  张尚武        

    大赛秘书组设在教务处教学实践科。

二、参赛对象

本校在职且近叁年内承担过本科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讲师、助教年龄在35岁以下(1976年9月以后出生),教授、副教授年龄在45岁以下(1966年9月以后出生)。不再接受2009、2010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授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参赛申请。

叁、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包括院(系)推荐和自荐两类。

(一)院系推荐

教师通过院系推荐报名。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初赛,择优推荐参加学校复赛。每个学院可推荐2—3名参赛选手,每个直属系、临床医院可推荐1—2名参赛选手。

(二)自荐

教师个人亦可通过自荐方式报名。由学校组织遴选,择优推荐参加复赛。

四、竞赛流程及评审办法

(一)初赛

以院(系)为单位举行初赛,采用在日常本科教学中随堂听课或者集中授课的方式,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代表院(系)参加学校复赛,选拔过程中要参考相应课程的学生评教情况。

(二)复赛

复赛选手由通过院(系)初赛和自荐选手遴选的教师组成,分文理工组、医科组、实验课组、双语组(本次比赛只限英语)进行复赛。

复赛统一安排在11月底集中进行,竞赛内容包括教学方案设计(以下简称教案)和教学演示两部分,其中,复赛教案的要求与参考格式见附件1;教学演示根据已准备的教案,进行20分钟的教学授课现场演示,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学校将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复赛和决赛阶段的评审工作。评审小组根据听课情况,结合学生课堂评价、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督导组意见,文理工组评选出10名选手参加决赛,其他组别各评选出5名选手参加决赛。评分标准参见附件2、附件3、附件4。

(叁)决赛

1、决赛方式

进入决赛的教师,须提交参赛课程的教案和10个现场教学授课演示单元(以下简称教学演示单元)的名称和素材。一个教学演示单元以15分钟的授课时间计,由参赛教师根据参赛课程教案内容自行组织。评委将在现场从参赛教师提供的10个教学演示单元中抽取其中一个,参赛者以评委抽选的教学演示单元做现场教学演示。

2、决赛分组

按复赛分组规则,分为文理工组、医科组、实验课组、双语组。

(四)评审专家推荐

学校将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专家组成评审小组。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请各院(系)分别推荐本单位4-6名有丰富教学经验并有正高职称的专家(其中包括英语水平较高的专家2-3人),学校将从中聘请本次比赛的评审专家。

    五、奖励办法

(一)本次比赛将产生一等奖5名(文理工组2名,其他组别各1名),二等奖10名(文理工组4名,其他组别各2名),优秀奖10名(文理工组4名,其他组别各2名)。学校将组织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暨2011年青年授课大赛表彰大会,并颁发奖状和奖金。

(二)一等奖选手所在的院(系),将获得本次比赛的优秀组织奖,并颁发奖金。

(叁)参赛教师获奖情况将记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并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及评优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

六、材料提交及联系人

各院(系)须于11月10日前提交参加复赛选手的汇总表(附件5)、报名表(附件6)、评委推荐表(附件7),纸质版一式两份,电子版一份。

文理工组、双语组的参赛材料交教务处,联系人:植慧仪、张尚武,联系电话:39332169、39332176,电子邮箱:箩飞肠蝉箩办蔼尘补颈濒.蝉测蝉耻.别诲耻.肠苍。

医科组竞赛事宜由医学教务处统筹安排,联系人:周花,联系电话:87333564,锄丑辞耻丑耻补蔼尘补颈濒.蝉测蝉耻.别诲耻.肠苍。

实验课组竞赛事宜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统筹安排,联系人:李红,联系电话:84110903,电子邮箱濒颈丑辞苍驳蔼尘补颈濒.蝉测蝉耻.别诲耻.肠苍。

 

附件:1.    

              2.

 

 3.

 4.

 5.

 6.

 7.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教育  教学  比赛△  通知

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11025印发

责任校对:植慧仪